2025年3月20日,急诊内科照常忙碌的一天,一个来自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电话牵动着全科医护的心。一名意识不清、呼吸急促的中年男子被紧急送到这里,家属颤抖的声音中带着绝望:“我们原本以为他只是误喝了一大瓶过期牛奶,没想到报告查出来还有好多乙二醇……”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乙二醇!中毒致死量为1.4ml/kg,而患者摄入量达3.2ml/kg,已远超临界值,叠加过期牛奶引发的重度细菌性中毒,死亡率直逼99%。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最终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谱写了一曲现代医学与生命意志共鸣的壮歌。
第一章:毒魔猖獗肆虐,生命危在旦夕
3月20日,拉斯维加斯0567CC彬州医院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患者男性,54岁,既往体健,因口服纯净水瓶中液体(后经毒检为乙二醇)及过期牛奶后出现不适感,未予重视,12小时后被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和呼吸困难紧急送往医院。入抢救室时患者心率138次/分,呼吸35次/分,BP 189/105mmHg,深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差。我院驻彬州帮扶队员急诊内科武冬副主任医师经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考虑急性重度中毒可能,随之化验结果回报严重代谢性酸中毒,BE高达-30mmol/L,血钾5.8mmol/L,这样的指标患者随时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为争取抢救时间,武冬副主任医师边与家属沟通病情,边组织当地医护展开救治,第一时间留取血液及胃内液体标本,协助联系送往毒检鉴定机构。不到10分钟即完成气管插管和床旁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置管,开通深静脉通路进行补液水化纠酸,考虑当地救治条件有限,立即将患者转往我院。同时与我院急诊分诊台和EICU沟通,为该患者开通中毒救治绿色通道,备好呼吸机及血液净化机,为下一步清除毒物和稳定内环境紊乱做好准备。
3月20日10:09,患者顺利转入EICU。此时,毒理报告传回的危急值让所有人倒吸冷气:血液乙二醇浓度达275.3ug/ml,代谢产物草酸结晶已开始侵蚀肾脏;同时,降钙素原数值飙升至14.39ng/mL,揭示过期牛奶引发的感染性休克正在蔓延。患者相继出现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功能障碍,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如同催命符——血压60/40mmHg,血氧饱和度跌破85%,瞳孔对光反射逐渐迟钝。
第二章:医护一体作战,破局毒理迷宫
“启动最高级别中毒救治预案!”随着急诊内科刘丹平主任一声令下,一场与死神殊死搏斗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协作式救治迅速展开。三个核心战场同时开辟:
1. 血液净化攻坚组: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8小时内循环净化全身血液4.2升,精准清除乙二醇及其代谢产物;
2. 解毒剂特攻队:依据国际中毒指南,鼻饲食品级乙醇竞争性抑制乙二醇代谢;
3. 感染控制军团:针对牛奶中滋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肉毒杆菌,采用靶向抗生素治疗。
急诊内科监护室迅速变身科技战场,ECMO团队24小时待命,床旁超声动态监测脏器水肿程度,智能POCT床旁快检监测系统每30分钟更新治疗数据。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打造“中毒患者救治档案”,将救治全流程及200余项监测参数整合成可视化作战图。
第三章:96h的生命奇迹,直至今日的奋战
在持续昏迷的第52小时,主管医生侯苗苗发现患者手指出现细微颤动。“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崩溃!”这个信号点燃了整个团队。他们继续调整策略:浅镇静模式,每日两次唤醒,启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经过及时积极的抢救,在来院后的第10小时,患者pH值由6.89回升至7.39。第24小时,AG由28.8mmol/L降至15.3mmol/L。第72小时,随着一声微弱的咳嗽,监护仪上的血氧曲线终于扬起希望的坡度。第96小时,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后意识逐渐转好。当晨曦穿透EICU的玻璃窗,患者艰难地眨动了眼睑——这个好消息让连夜守候在监护室门外的家属泪水划过口罩。
乙二醇中毒患者的肾脏复苏往往需要数周或数月。目前患者肾功能不全,已于病情平稳后转入急诊内科普通病房,他将在主管医生王卿语的指导下、家属的陪伴下进行后续肾功监测及康复。
第四章:医学仁心化毒,重燃生命之火
在技术攻坚的同时,人文关怀始终相伴。科主任、护士长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病例讨论,分阶段制定个性化救护计划;主管医护每天与家属沟通病情变化,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中医及康复团队在患者意识恢复初期即介入促醒治疗;多学科会诊排查醒后仍存在的专科问题。最令人动容的是,当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时,医护团队发现他反复念叨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于是特意安排视频连线,让病床上的父亲和远在他乡的家属都能安心。医患、护患、患属,一次次跨越生死的情感对话,成为了康复路上最温暖的良药。
第五章:勇担危重救治大任,铸就中毒救治新范式
此次救治仅仅是急诊内科成功救治大量各类中毒患者的一个小小缩影。自2024年起,急诊内科便依托中毒救治特色专病中心建设,创新性构建“三早三联”救治体系:
早期毒物阻断:黄金1小时毒理干预窗
早期脏器支持:多模态生命维持技术
早期康复介入:神经-心理-营养多位一体
联合作战平台:基于医联体的5G远程会诊系统及转诊模式
联合净化技术: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联动救援机制:中毒急救区域联盟
用被消毒液泡皱的手与死神掰手腕,用牺牲与家人共眠的时间投入到无尽的战斗中。调流速、追毒理、守电解质每0.1的波动。当患者睫毛颤动的那刻,当家属喜极而泣的那刻,监护仪也终于恢复平稳的绿光。一切的泪与汗总会在患者睁眼的瞬间,融为最暖人的春江。这场生死救援是现代医者对捍卫生命之责最好的诠释!未来,急诊内科将进一步发挥好省级重点专科的示范领航作用,为更多的家庭送去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