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泌尿外科病院姜亚卓主任团队使用多通道经皮肾镜技术成功治疗一例功能性孤肾、肾功能不全合并巨大铸型结石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结石清除满意,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无变化,恢复良好。
患者男性,39岁,CT影像检查右肾铸型结石,左肾萎缩。肾小球滤过率提示右肾GFR 30.8mL/Min左肾GFR 4ml/Min。肾功能提示肌酐167umol/L,属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失代偿期,左肾无功能。巨大铸形结石须采取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清除,此病人功能性孤立肾、合并肾功能不全,为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在姜亚卓主任指导下,帖鹏副主任医师具体操作,术前详细评估、合理规划,分次进行多通道经皮肾镜手术。一期,B超引导下精准穿刺,球囊扩张技术建立F24标准通道(大通道)经皮肾镜清除结石主体,术后患者肾功能无变化,遂安排二期手术,采用多通道超细经皮肾镜技术建立3个F12-F14超微通道一次性清除残余结石,在泌尿外科专业护理团队支持下,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

铸型结石、功能性孤立肾相关科普
肾脏的铸型结石,也称鹿角型结石(有时也称为珊瑚结石)是肾脏内的一种特殊形状的结石,像水泥浇铸一样填充于肾脏的集合系统内而称铸型结石。对于此类结石,单个通道的经皮肾镜难以清除所有结石,需要建立多个经皮肾通道才能清除结石,非常考验术者超声技术及手术穿刺入路设计。即便对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师而言,提高铸型结石清石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不仅要求手术医师具有精准穿刺技术为基础的同时掌握多种经皮肾镜技术,而且需要有详细的术前规划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依托,最终才能实现在清除结石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肾脏损伤,保护肾功能。
功能性孤立肾的患者,一侧肾萎缩,另一侧肾脏代偿性增生,其往往血供丰富,穿刺过程中易出血,曾有多地报道因出血导致介入栓塞甚至切肾的病例。此次手术由帖鹏副主任医师主刀完成,他平时注意研究结石的精准化,微创化手术治疗,在术前通过反复观察CT,结合多次亲自操作的B超检查,设计出合理的手术方案。该患者结石复杂,同时还合并孤肾、肾功能不全等棘手问题,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多通道经皮肾镜技术,在充分处理结石的情况下,肾功能也得以保护,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结石的治疗,特别是复杂泌尿系结石治疗全过程做到个体化、精准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