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至少需要使用几种方式识别患者身份?
答: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方式识别患者身份。
2.电子病历书写和保存有哪些要求?
答:电子病历书写需使用操作者本人工号登录,记录后及时保存,并在书写结束后及时退出登录。归档时需依据《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电子签名。
3.高警示药品应如何存放和管理?
答:高警示药品单独放置,专人管理,并有统一警示标识,有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
4.抢救车管理的“六固定”包括哪些内容?
答:抢救车管理严格做到“六固定”,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地标明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清洁。
5.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医护人员应采取哪些行动?
答:护士或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完整、准确、及时记录在《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然后立即通知患者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查看记录并给予患者相应的诊疗护理措施,处理完毕后,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在登记本上登记处理时间并签字。
6.Ⅰ、Ⅱ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科室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在“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事件填报?
答:24小时内。
7.科室发生Ⅱ类以上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应在多长时间内到护理部汇报?
答:72小时内。
8.被视为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答:(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以晕厥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4)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识等。(5)患者穿的裤子过长,鞋子大小不合适、鞋底不防滑等。
9.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一般输血反应时,护理人员应如何操作?
答:应减慢输注速度,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10.当患者发生误吸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什么体位以帮助排出吸入物?
答:病情允许时立即协助患者采取俯卧头低足高位。
11.在确认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护理人员应如何进行初步处理?
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将患者放置于硬板床上,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12.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护理人员如何使用除颤仪?
答:当除颤仪到达后,如果监护显示为室颤心律,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双向波200焦耳电除颤。
13.在老年综合评估诊疗中,由医生评估的老年综合征罹患项目有哪些?
答:谵妄、老年帕金森综合征、抑郁症、晕厥、痴呆、失眠症。
14.在老年综合评估诊疗中,由护士评估的老年综合征罹患项目有哪些?
答:跌倒、慢性疼痛、多重用药、尿失禁、压力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