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感染爆发时该如何处置?
答:(1)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2)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控制措施。
(3)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2、医院感染暴发上报时限
答: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12小时内向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答: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4、我院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有哪几种?
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
5、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包括哪些?
答:包括手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洁消毒、可复用器械与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标准预防、减少侵入性操作等。
6、什么是手卫生?
答: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7、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8、手卫生的指征
答:两前: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
三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
9、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答: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后细菌计数应≤10cfu/ml;外科手消毒后细菌计数应≤5cfu/ml。
10、等级医院评审中手卫生依从率要求是多少?
答: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
11、什么是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是基于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液),破损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原则,针对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感染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