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外一科邱健主任医师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实施我院首例机器人辅助极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患者已康复出院。

ISR手术是直肠癌极限保肛术式,对于极低位直肠癌局限于内括约肌的T2病例,联合经腹与经肛途径,进入内、外括约肌间隙,切除荷瘤的直肠肛管内括约肌部分,保留直肠外括约肌,将结肠与肛管吻合达到保留肛门的目的。经过术后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的控便排便功能。普外一科团队已将腹腔镜ISR技术常规应用于低位T2期直肠癌、低位直肠间质瘤和放疗后直肠阴道瘘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保肛治疗作用。
相较于传统的腹腔镜技术,我院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有裸眼3D效果,视野清晰立体、操控灵活准确。借助机器人良好的手术条件,使得深入盆底的ISR手术解剖精准、层面清晰、功能结构的保留更为得心应手。机器人还配置了荧光显影功能,可借助荧光药物荧光显影对淋巴转移途径和肠道血运进行准确的即时成像,助力淋巴清扫与重要血管及血供的识别。
机器人辅助直肠癌ISR极限保肛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普外一科结直肠外科团队在机器人微创外科时代新的进步。普外一科团队将积极进取、勇于实践,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技术水平,让机器人这一手术利器造福于更多的结直肠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