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大力鼓励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下,近日,我院科研工作再出新成果,心内一科心律失常专业组赵娜主任医师,研究生胡苏、王婷等自主创新的临床原创研究“CompleteleftbundlebranchblockwithV5/V6 :RS/Rs/rSpattern and long-term outcomes ” 登上心脏 电生理领域头部期刊《Circulation: ArrhythmiaandElectrophysiology》。
该研究基于心电图角度诊断左束支传导阻滞变异性大,不同心电图表型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显示出极大差异性,纳入自2016年至2020年1081例心电图呈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通过中位随访时间50(42-61)个月的随访,准确区分不同心电图表型在临床预后中的意义,反馈于科室不同类型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大大提升了患者对起搏治疗的反应性。
受益于算力成本和训练门槛的日新月异,在轻松突破临床操作技术壁垒后,心内一科心律失常专业组在赵娜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更加聚焦心律失常疾病管理过程中点突破到诊疗系统能力提升。该研究的hypothesis源于临床诊疗过程中提炼出的困惑,研究以关注个体化不同表型切入,通过数学语言科学分析,以提升构建系统能力诊疗指导作为输出。这与心内一科心律失常专业组长期秉承以解决心律失常疾病负担出发,擅用大数据背景,精细至个体诊疗方案,优化诊疗资源分配的理念相一致。
未来,心内一科将在王军奎主任带领下,始终保持“大医精诚,审慎决策”的姿态以及“好奇、专注、探索”的科学家品味,临床与科研并重,持续努力精进,以期取得更大的临床及科研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