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西咸院区心血管内科朱舜明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右位心患者实施了房扑+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这标志着我院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领域再次取得了新的突破。经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检索,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患者张先生今年66岁,受阵发性房颤困扰多年,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是“右位心”。右位心,即心脏位置与常人相反,这种先天性异常给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患者曾多次因房颤导致住院,虽经药物治疗,但病情反复,且因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面临严重的出血风险。近期张先生因房颤反复发作,了解到我院有先进的心律失常诊疗技术,慕名前来就诊。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为镜面右位心,同时还伴有阵发性房扑,这让原计划采用脉冲电场消融终止房颤的手术方案不得不做出调整。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朱舜明主任果断调整手术策略,采用三维标测+导管射频消融依次对阵发房颤、房扑进行标测及消融,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从根源上降低了心源性卒中风险。
术前,在朱舜明主任的指导下,科室电生理团队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讨论和评估,杨鹏主管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全身状态进行了详尽的评估,确保患者术中安全,结合患者病史、检查结果及技术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当日,张翔及刘志远医师熟练地进行双侧股静脉的穿刺及导管的置入,心内一科张学军副主任医师首先运用三维标测系统对左心房及肺静脉进行了电学三维重建,实现了精准定位和消融,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术,再对房扑进行了标测及消融,随后朱舜明主任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克服了右位心带来的操作困难,在心腔内超声的引导下成功完成了左心耳封堵术。为了克服右位心带来的解剖难题,朱舜明主任指挥手术团队紧密合作,时刻不敢松懈。最终,整个手术过程历时8小时,顺利完成了该高难度手术操作。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恢复情况良好,平卧12小时后即可下床恢复正常活动,目前已出院。
本次右位心房扑+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院西咸院区心血管内科在心脏电生理及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为类似的特殊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我院将持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整体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