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是医院核心业务单元,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品质和患者就医体验。为积极应对DRG支付改革,扎实开展“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廉”作风能力提升活动和“科室管理、质量安全、优质服务”三项提升行动,全面落实2025年医院“特色建设与品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各临床科室通过认真学习、专题研讨凝聚发展共识,进一步坚定在DRG支付框架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信心和决心,着力解决干部职工存在的五类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聚力管理、人才、技术、学科、科研、服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六个一流”品牌建设。
骨科:技术提升与区域协作并进
“DRG付费改革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骨科主任刘时璋指出。科室已组建DRG2.0病种成本管控专班,通过优化诊疗路径、规范临床操作、严格耗材管理等措施,力争实现医疗质量与成本效益的双重提升。
刘时璋介绍,骨科以专科联盟为平台,开通了复杂脊柱畸形、关节翻修及多发创伤的转诊绿色通道,并搭建了远程DRG病种方案指导平台,真正做到了“让基层患者少跑路”。科室还扩大了基层帮扶范围,承接区域疑难危重病例诊疗,有效提升了技术辐射能力。同时,科室正积极推进科技厅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依托医工交叉专家指导与“一院两区”联动交班机制,强化政策执行与学科统筹管理。
展望未来,刘时璋主任表示,骨科将进一步深化脊柱与关节特色专科建设,充分发挥脊柱微创联盟及双通道技术优势,在巩固髋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小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并逐步完善青年医师月度讲课机制,持续提升学科品牌价值,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诊疗服务。
呼吸内二科:强化能力建设 推动持续发展
“科室迅速召开了科委会扩大会议,筹划以作风能力提升活动为契机,全面促进科室工作提质增效。”呼吸内二科主任魏声泓表示。科室已明确年度计划,将DRG付费改革视为优化病种结构的重要机遇,建立了基层病种报备制度,严格控制低权重病种占比;聚焦老年肺癌等优势病种,动态调整DRG权重占比;同步制定新技术开展时间表,推进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设备的采购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执行效能。
在学科建设和能力提升方面,科室建立了四级手术讨论制度,通过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提升内镜诊疗水平;护理团队推进了肠内营养管置管标准化工作。重症亚专业聚焦于超声评估体系的优化与重症康复路径的建设;科研申报锚定国科金立项目标,力争年内实现三项突破。
魏声泓主任表示,下一步科室将加强DRG病种成本的动态监测,推进肺小结节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建设。通过“呼吸介入技术创新”与“重症康复品牌塑造”双轨并行,不断提升老年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为科室的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西院一病区:协同攻坚 创新突破
“近年来,西院一病区在衰弱综合征管理、老年营养、老年共病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色。面对DRG支付改革与老龄化深度叠加的新形势,我们既要守牢医疗质量的‘生命线’,又要在成本控制与价值医疗的平衡中探索老年医学发展的新路径。”西院一病区主任赵媛介绍道。科室将积极邀请医保部门和病案中心开展政策解读、编码模拟、病例推演等专项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准确掌握老年病种分组规则。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特点,科室将重构“1+N”临床路径:以核心疾病DRG组为基础,融入营养干预、认知训练、脏器康复等元素,实现诊疗方案的标准化与个体化的动态平衡。同时,设立“DRG诊疗质量双轨制”,将临床路径与人文关怀同步考核,提升医疗组长的DRG运营分析能力,将成本意识转化为精准医疗的“绣花功夫”。
赵媛主任表示,在作风能力建设和三项提升的工作部署下,科室将围绕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通过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医患沟通等措施,让每一位老年患者都能感受到关爱与专业。
耳鼻咽喉科:精进亚专业 多维推进专科升级
“作风能力提升活动聚焦党建引领与能力建设。”耳鼻咽喉科主任刘晖介绍道。科室严格落实每周五上午及周二的党员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作风能力提升专题活动,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效能,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作风保障。
刘晖主任表示,科室以DRG病种管理为切入点,细化了亚专业分组,重点围绕疑难危重症诊疗、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等工作,填补学科空白。同时,科室正积极推进省级重点专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科联盟的申报工作,强化专科建设基础。围绕亚专业方向,科室明确了科研攻关重点,集中资源开展定向研究。此外,科室还建立了人员定期考核机制,通过工作进展汇报倒逼任务落实;并加大了对西咸院区的设备及人才投入,实现“一院两区”的协同发展。
刘晖主任指出,下一步科室将重点推进耳鸣专病中心的建设,持续优化亚专业发展布局,深化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完善专科联盟转诊机制。通过DRG病种精细化管理与科研临床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学科区域影响力。
肿瘤外科:强作风提能力 谋发展促前行
“科室严格贯彻医院作风能力提升活动的要求,对照活动步骤进行了周密安排,并系统部署了全年重点工作。”肿瘤外科主任李建辉介绍道。科室联合医保处、病案中心开展了DRG专项培训,重点强化病种精准分层管理及病案数据规范化质控能力。下一步,科室将邀请医保处、财务处深化亚专业病种成本的动态监测与效益分析专项指导,为学科精细化运营提供支持。同时,科室积极对接国内优秀的肿瘤学科,加大亚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在亚专科发展和专病中心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此外,科室还将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推动临床业务、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的协同发展。李建辉主任强调,下一步科室将深化DRG病种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优化学科亚专业布局,并积极开展机器人手术项目,突破发展瓶颈。科室将聚焦医院部署的强化落实工作,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争先创优、追求卓越,形成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廉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室持续高质量发展。
心血管内科(西咸):精准介入突围 推动品牌升级
“DRG付费改革需要统筹费率优化与病案编码质控两个环节。”心血管内科(西咸)主任朱舜明介绍道。科室积极对接病案中心,通过1月份病种数据建模预判全年DRG运行趋势;同时开展编码规范化培训,确保诊疗数据的精准映射。科室将严格实施人才梯队培养计划,重点强化复杂冠脉介入能力,集中收治区域性疑难危重冠心病患者。围绕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创新工作,科室将重点攻关血管内超声精准评估体系,并同步申报陕西省科技厅的重大项目。依托零造影剂介入技术的特色优势,科室将打造“精准冠脉介入”诊疗品牌。
朱舜明主任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冠心病专病中心建设,完善DRG病种成本动态监测模型,扩大西咸院区复杂病例诊疗优势。通过持续优化零造影剂介入技术流程,建立辐射西北地区的技术品牌,实现“诊疗创新与品牌输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