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室是医院核心业务单元,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品质和患者就医体验。为积极应对DRG支付改革,扎实开展“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廉”作风能力提升活动和“科室管理、质量安全、优质服务”三项提升行动,全面落实2025年医院“特色建设与品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各临床科室通过认真学习、专题研讨凝聚发展共识,进一步坚定在DRG支付框架下推进精细化管理的信心和决心,着力解决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五类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聚力管理、人才、技术、学科、科研、服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推动医院“六个一流”品牌建设。
普外一科:以作风提升竞争力,积极应对机遇挑战
为扎实推进作风提升活动,普外一科及时召开作风能力建设动员会,深刻领会活动精神,并对科室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再统一、再明确。
自活动开展以来,科室以作风建设为抓手,通过缩短预手术等待时长,推广床旁结算、加快日间手术、提高四级手术量等方式,显著提高了工作质效。阎立昆主任介绍,“目前,科室正加快品牌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已完成结直肠肿瘤专病中心建设。下一步将推行人才培养“导师制”和诊疗服务MDT,加快提升专病中心服务水平,推动科室发展全面升级。”
“我们还加强了新医保政策支付规则的学习,并联合医保办、财务处等行政职能科室,对科室优势病种和劣势病种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多个病种标准化诊疗流程进行了细化,力争通过优化病人收治策略,动态调整病种结构,实现控成本提效益双目标。”阎主任谈到。
神经外科:以降本增效深化作风建设成效
按照医院安排,神经外科对作风整顿及三项提升活动方案进行了深入学习,并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和新医保政策明确了科室今年的重点任务。神经外科主任缪星宇介绍,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科室聚力培育特色亚专业、特色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神经外科在省内学术地位有了显著提升。
降本增效是今后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任务。根据医保政策要求,神经外科设置了医保专员,定期评估科室运营情况,大力推动临床路径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医疗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科室加快提升疑难危重病人的收治能力,向高精尖技术突破。
神经外科主任缪星宇表示,“创新发展是不变的道理,科室亚专科及四特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全科上下有信心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坚持思变求变,以差异化竞争开辟新赛道,打造特色技术口碑。”
心内三科:团结思齐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自科室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心内三科发展势头迅猛。谈及科室管理与发展经验,姜馨主任认为,作风建设是保障,是统一发展思路,凝聚共识的有效举措。
以“四特项目”建设及“六个一流”品牌建设为目标,科室重点在亚专科发展、人才培养、创新技术突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她还提及今年科室在改善患者服务方面进行的创新举措,“我们建立了患者服务微信群,增强了对患者后期随访和健康管理的服务。旨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让患者在就医温度上有更好的感受。”
在积极应对新医保政策举措上,姜主任说,“在深入分析病种结构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医保专家进行了政策解读,调整制定科室常见病种的标准化临床路径,明确检查、用药、手术和住院天数等规范,减少诊疗随意性。并且加强了精准编码与病历书写管理,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医保工作管理质量。”
康复医学科:作风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照“四思”作风提升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当前医院发展形势和行业竞争态势,康复医学科从党建、亚专科建设、服务流程、人文关怀、运营成本等多个角度,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项提升”活动以及医院“特色建设与品质提升年”和“政策执行与规范落实年”建设思路,讨论明确了科室今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抓手。
王继军主任介绍道,“目前科室业务涵盖了神经重症康复、心肺康复、骨病康复、肿瘤康复、中医传统康复五个亚专业,基本明确了亚专科发展方向,并且利用医院人才发展项目,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加快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争尽快在亚专科建设方面实现突破。”
王主任还表示,在改善患者服务方面,科室坚持“一人一案”诊疗服务理念,为每位患者量身打造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面对新医保支付改革,科室将加大中医药临床应用、强化入院前评估体系建设、开展高技术门槛康复项目,缩短康复治疗周期,提高诊疗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