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我院将科技创新植入学科“四项特色”建设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制度规范落实,推行项目建设过程评估,力争推动“四项特色”建设结出丰硕成果。大家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在善作为上动脑筋,在深耕专业上提高核心能力,共促学科高质量发展。
肿瘤外科主任、甲状腺专病中心负责人 李建辉
“‘四项特色’建设是服务患者、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肿瘤外科主任、甲状腺专病中心负责人李建辉讲道,“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提高。2024年中国癌症报告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已升至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为此,甲状腺专病中心将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实施以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诊治,全面考虑患者的诊疗需求和服务体验,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甲状腺专病中心将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培养甲状腺肿瘤领域的专业医护团队,督促医生团队跟进甲状腺疾病诊疗前沿进展,重点培养甲状腺疾病专科护士,建立医护协作的诊疗模式。制定甲状腺肿瘤诊疗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诊疗质量和安全性。定期组织甲状腺疾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MDT多学科诊疗,促进科研成果的分享和交流,积极参与国内外甲状腺疾病临床研究项目,不断提升专病中心的临床诊疗水平和影响力。
病理科主任、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心负责人 李文生
“当下,专病中心的建设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淋巴瘤病理诊断在各系统疾病病理诊断中最为困难,在国内外都是临床病理诊断的难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院病理科在淋巴造血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经成为病理科的品牌和特色,疑难淋巴瘤病理诊断水平西北领先,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我院淋巴瘤综合诊治水平的不断提升。”病理科主任、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心负责人李文生介绍道。
“淋巴瘤病理诊断特色专病中心成立后,我们将联合院内淋巴组织疾病相关临床、影像科室,优化流程,缩短诊断周期,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淋巴瘤诊断服务。”李文生表示,“同时,我们还将承担陕西省内及周边省份各级医院疑难淋巴瘤病理会诊工作,为众多淋巴瘤患者解决疑难淋巴瘤病理诊断问题。争取在2-3年内在疑难淋巴瘤病理诊断及淋巴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淋巴瘤AI诊断方面取得国内领先水平。”
呼吸内一科副主任、呼吸介入微创治疗中心负责人 魏益群
“‘四项特色’建设是大势所趋,更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呼吸内一科副主任、呼吸介入微创治疗中心负责人魏益群讲道。近年来,受吸烟、雾霾、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肺癌发病及死亡逐年上升,呼吸介入检查及治疗亦为呼吸科业务发展重要方面及热点前沿技术。
“今年,我们计划重点建设一个先进的肺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及呼吸介入微创治疗专病中心,紧跟国内外肺癌及肺小结节诊疗指南及新进展,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及(MDT)讨论模式,一站式为每一位肺癌及小结节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魏益群介绍道,“我们将从气管及经皮两个方向加强气管镜下诊断、介入治疗以及经皮穿刺活检及微波、激光、热消融等治疗,不断总结分析综合诊疗方案,使每一位患者在肺癌专病中心就能一站式享受专业、适合个体的综合诊疗方案,大大提高我院肺癌及肺结节的专病诊断及治疗水平。”
神经内二科 脑小血管病亚专业负责人 郭晓敏
“在神经内科的广阔领域中,脑小血管病作为一类日益受到关注的疾病,其诊治水平的提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脑小血管病亚专业负责人郭晓敏介绍道,“这类疾病虽然单个病灶较小,但往往广泛分布,发展后导致认知、情感、步态等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和识别对于疾病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脑小血管病在神经内科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研究价值。”
“展望未来,我希望脑小血管病亚专业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创新。”郭晓敏讲道,“我们将加强与行业内优秀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脑小血管病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积极探索跨学科合作的新模式,推动脑小血管病与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加强科研创新,优化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血液内科 淋巴瘤亚专业负责人 高瑛
“近年来,一些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或低度恶性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LPD)逐渐被认识。”血液内科淋巴瘤亚专业负责人高瑛介绍道,“这类病变的诊治具有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淋巴瘤因其疾病临床特点异质性高,肿瘤来源多样性(T/B/NK淋巴细胞),在初诊时也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有淋巴组织及骨髓、血液等各种体液病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征、影像学等一系列结果的综合评估。”
谈及未来的发展,高瑛表示:“科室依托陕西省血液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陕西省淋巴瘤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希望在医院淋巴瘤亚专业的支持下,不断强化临床医师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储备;在精准诊疗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提升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及淋巴瘤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福音。”
麻醉科 小儿麻醉亚专业负责人 宋宇龙
“医院学科‘四项特色’建设的顺利启动,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引擎’,让我们有机会更有信心将学科建设好。”麻醉科小儿麻醉亚专业负责人宋宇龙讲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小儿手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麻醉服务,我们成立了小儿麻醉亚专业。”
对于小儿麻醉亚专业的未来发展,宋宇龙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表示:“我们将以小儿麻醉亚专业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为契机,持续加强人员培训及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密切多学科合作,积极开展适用于我院的特色小儿舒适化医疗方法和举措,优化完善镇静镇痛策略和方法,设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镇静镇痛流程及技术操作规范,在助力临床决策、加速学科发展的同时,为更多患儿带来更加安全、舒适、人性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