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资讯 >> 正文
医院资讯

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为动力
我院援非医疗队踔厉奋发 践行初心使命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02 17:06:27 

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第19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全体队员回信,充分肯定援中非中国医疗队作出的积极贡献和我国援外医疗工作60年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进一步做好援外医疗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院援非医疗队队伍中反响热烈,大家倍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继续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非洲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为祖国增光,为医院添彩,用爱浇铸中非人民友谊桥梁。

眼科薛雨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作为阿布欧舍友谊医院的点长,在做好自己本职专业工作的同时,还需负责整个医疗点的日常工作。面对药品、医疗器械、甚至棉签等日常医疗用品的缺少,出国前已做足功课,通过医院及上级部门,历经多种途径自带许多药械无偿捐献给苏丹患者,同时用自己的技术治愈了一位位苏丹患者的眼部疾病,当白内障患者遮光的窗帘被掀开,看着一个个患者眼睛亮了,目光宽了,我欢欣鼓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苏丹,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方式,用多年来自身经验,循序渐进、防微杜渐做好每一件事;在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嘱托,尽我所能,为苏丹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为援非医疗工作贡献自己的光与热。

内科易默:在学习回信后,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苏丹,因为医疗条件差,当地百姓就医困难,人均预期寿命只有60多岁,我遇到一名86岁的当地老人默罕默德,他每次看完病都紧握着中国医生的手,激动地要求合影,他表示自己的健康都是依靠着中国医生的诊治,我内心充满自豪与感动。作为目前正在执行援外任务的一名医疗队员,我感到责任重大,在援苏丹医疗队前辈打下的良好的基础上,努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传承中苏友谊,造福当地人民,顺利完成援外医疗任务,不负嘱托。

骨科时亮:学习回信,作为中国援苏丹医疗队的队员备受鼓舞,来到苏丹以后,我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在帮助当地患者解除病痛同时,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是便深入开展医院年轻骨科医师的带教工作,手术台上台下手把手认真指导,教授手术方法技巧;门诊工作中悉心传授常见病多发病的疾病特点及诊疗方案,一点一滴、因地制宜的促进并优化医院骨科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有一次工作间歇,我和苏丹“学生们”聊天时,表示“允德允能、弘医弘道” 的拉斯维加斯0567CC的院训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工作中的指路明灯,并用英文告诉他们自己的理解,“Try your best to be a good people, try your best to be a good doctor”。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秉持省医精神和中国医疗队精神,用实际行动履行民间大使的责任,为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超声科王珍芳:我很荣幸成为第37批援苏丹医疗队的一员,在援非的征程中,有艰辛,也有收获和喜悦。所援助的恩图曼友谊医院仅有一台超声仪器,每天诊室外的患者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多达60余人,都有着不同项目的检查单,其中多个检查项目以前从来没有开展过。我利用自己在国内所学先进技术,在医疗资源条件极具匮乏、连穿刺用的针管和麻醉药等都无法保障的条件下开展介入超声,自己想办法免费提供消毒液、棉签、麻醉药和针管等,进行囊/脓肿穿刺引流、包块穿刺活检、肩周炎液压扩张治疗及关节腔积液治疗等,填补苏丹受援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受到当地医师和患者的好评和赞誉,大家都称我为“不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不开药的内科医生”,同时还经常指导、培训当地医生,力争让技术落地生根,永远留在苏丹,造福苏丹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放射科周理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深受启发和鼓舞。到恩图曼友谊医院影像科开展工作9个月余,本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疗队精神,扎实工作,加强沟通交流,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常工作中,认真积极完成科室赋予的各项医疗工作任务,克服沟通障碍、常为当地医生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的诊断原则、要点、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等,起到“传帮带”当地医生的作用。同时也加强同行之间交流,把先进影像诊疗技术带到苏丹,为服务苏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今后,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鼓励转化为动力,继续全力以赴,克服困难,扎实努力工作,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为苏丹人民服务,展现中国医生的风采;也将不忘初心,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百姓,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麻醉科程方圆:来到苏丹的恩图曼友谊医院,我们发现医院尚无重症医学科,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提升成为重要且紧迫的任务。在医疗队的统筹组织下,面向当地医护人员开展重症医学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开展重症医学系列培训讲座。我立足本专业,精心准备讲座内容,讲解中心静脉置管术,虽然苏丹麻醉相关设备落后,药品种类匮乏,但我利用先进技术理念,结合当地医疗条件进行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得到当地医生的热烈好评。如今,援非医疗任务仍在继续,援非之路阻且长,吾将行而不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内分泌科林燕:作为援非医疗队的一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自豪,工作充满干劲。虽然身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的异国他乡,但与当地人民交往过程中,每一位患者的淳朴、友好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马拉维人民对中国医生的尊重及友好之情,更加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援非仍在继续,我会用精湛的医术赢得国外医生的认可,用高尚的医德赢得当地人民的尊敬,用不懈的坚守践行医者的使命。前方是职责,身后有祖国,我会更加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中马友谊作出积极贡献。

血管外科张鸿:作为中国第9批援马拉维医疗队一员,虽然已离开受援国近两个月时间,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援中非医疗队的回信内心仍十分激动,回想在马拉维一年来的医疗援助工作,画面历历在目。援外期间我始终牢记自己担当着“民间外交官”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马拉维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学术年会,开展讲座,实施多项当地首例手术,传授当地医生技术,解决了困扰当地医院多年的一大难题,受到当地主流媒体全方位报道,收获了热烈好评。在援外过程中砥砺了意志品质,在医疗救助中也增长工作本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我会勇于担当,善于攻坚克难,以过硬的医学专业本领展现当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价值。

泌尿外科段万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回信,我感觉温暖在心,责任在肩。回想在援非的日子里有幸不辱使命,担当作为,不辜负期望,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严谨的专业素养,为苏丹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赢得了当地医疗工作人员和民众的广泛赞誉。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因为它让我领略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大爱与格局,见证了我国为中非友谊所做的不懈努力。希望还有机会再次加入援非大家庭中,作出更多贡献。

医疗援助无国界,医者仁心显大爱,从1971年陕西省援外工作开展以来,我院承担职责使命,高度重视援外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多次牵头组建援苏丹、马拉维医疗队,积极承担援苏丹、马拉维、瓦努阿图医疗任务。截至目前,我院共派出82人开展援外医疗任务,目前仍有7人分别于苏丹和马拉维开展援外任务,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护佑生命,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贡献力量。


您是第 个访问网站的!

 copyright@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拉斯维加斯0567CC(lswjs)官方网站 - Vegas Slots版权所有

地 址:主院区: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 邮 编:710068 电 话:029-85251331

西咸院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泾渭大道南段5000号 | 邮编:712038 电话:029-968120

传 真: 029-85236987  | 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05003741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