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院继在开展首例机器人辅助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次成功开展了首例机器人辅助腰椎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随着ORTHBOT脊柱机器人落户我院及临床应用的有序开展,带动骨科手术进入了精准化、智能化的机器人时代。
患者56岁,因高处坠落至多发伤,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2椎体骨折,左跟骨粉碎性骨折,因患者腰椎骨折压缩超过1/2,跟骨骨折关节面塌陷,均需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在骨科刘时璋主任的带领下,常彦海、陈明手术团队经过详细讨论,决定行ORTHBOT脊柱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以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在刘时璋主任精心筹备、悉心安排下,术前手术医生团队和手术机器人技术保障团队密切协作,详细分析了患者腰椎CT资料,精确规划了椎弓根螺钉通道位置及各项参数,重建模拟椎弓根螺钉植入后三维图像,并不断优化方案使其更精准、安全,并进行了手术机器人使用的术前演练。手术当天,常彦海主任医师和陈明副主任医师共同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中,借助C臂获取患者腰椎正侧位影像及标记定位,将其传入机器人系统与患者术前腰椎CT质料匹配映射,确定了每个螺钉的实际穿刺通道,通过机械臂在压力监测和光学追踪引导下依次钻入导针,最后精准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脊柱周围毗邻重要神经和血管,椎弓根螺钉通道空间有限,常规经皮植钉技术风险大,容易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且术中需要反复透视,手术机器人很好弥补了这些弊端,相当医生有了“透视眼”和“第三只手”,使手术操作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这一全新的机器人辅助微创技术,突破了视野局限、操作精准性等问题,是脊柱外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未来,机器人还将在骨科其他领域大展身手,造福更多患者,推动我院骨科步入高质量发展发展快车道。






